争吵解决不了问题,但头脑清醒可以

前端脚手架,培养你的职业思考力。

永无止境

很早以前看过一部电影叫做《永无止境》,影片讲述了一个小说家江郎才尽,自暴自弃,后来机缘巧合拿到一种叫做“NZT”的药物,这种药可以增强人的智力,并可以让大脑的运行效率达到极致,依靠 NZT ,小说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巅峰体验,不仅可以过目不忘,短时间内增进自己的知识,还成为了一个能言善辩、才华横溢的万人迷,跻身华尔街富豪榜。虽然主人公最后脱离了药物以后变得穷困潦倒,但是影片充分表达了这样一个事实,人脑有着无限的潜力。历史上很多人都致力于开发智力,成就事业,可有的人连做到头脑清醒都很难。

懂得质疑

在工作中,与我们接触最多的就是产品经理了,产品经理梳理需求,提出产品设计方案,好的产品经理是逻辑性非常强,因为要让产品快速落地,你需要说服合作方,尤其是开发人员。在这里可能有的朋友会问了,产品经理提了需求,我作为开发就应该服从去做嘛,如果你有这种想法,那说明你并没有对需求或者产品的设计有过任何的思考,对于一个前端工程师和产品经理的关系,我们后面再聊,但有一点要明确,前端工程师不是一个搬砖的农民工,而是一个非常专业,有着严密逻辑和思考框架的群体。产品的设计,需求的合理性都是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质疑的,尤其是遇到C端的产品,自己作为用户更应该提出自己的意见。即使不能左右产品的方向,但也可以提醒产品经理排出需求的优先级,毕竟资源总是有限,而需求往往不断。

提出质疑并不是盲目的抬杠

这就涉及到如何更有效的吵架的问题。在公司很多场合经常看到开发人员和产品经理撕逼大战,而这里面前端工程师与产品经理的尤为居多。有时候,我们要问问自己,你对对方提出的需求或者问题,有过充分的准备吗?你是否了解了完整的信息,有没有曲解对方的意思,是否主动去搜集过资料,了解更为深入的理论或者信息,有没有想过对方提出的问题的理由呢? 这些都是你在吵架前应该做好准备的。

如果你碰到的是一个新手产品经理,或许你可以从容应对,但如果你遇到的是一个产品老手,他在产品层面有比你更深的研究,那你就危险了,因为当你吵不过对方的时候,你的杏仁核就会出来作怪了,会把本来是一场基于事实的辩论,变成一场被情绪绑架的争吵了。

争吵不能解决问题,但头脑清醒可以

精力充沛

头脑清醒的前提是你的精力是否充足,如果昨晚你刚熬了一夜,那这个架我劝你投降。此时的你,绝对是情绪的奴隶,处于混沌又充满起床气的状态。保持精力的方法有很多,运动和睡眠当然是最为有效的方式。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让自己表现的精力旺盛,目光炯炯,那你就赢了一半了。

专注

头脑清醒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专注力,首先你能很快的,准确的理解对方的意思,并提前在脑海中构思自己的论点,其实说构思自己的论点,是已经比较高阶的打法了,很多时候你只需要听对方说,找对方的话语中逻辑漏洞或者失误,然后反问就能干到一批产品经理了。但要注意一点,相互尊重,不去质疑对方的专业性,而只是去询问对方这么想的理由,然后举出反例。

积累概念

头脑清醒需要你建立更多的大脑长链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要先掌握一些概念,这些概念正是一些信息在大脑中存在的快捷方式,当我们想到这些概念的时候,立马能联想到更多的信息。而当我们说出这些概念词汇的时候,对方也就可以更快的了解我们要表达的意思。比如我们常说的 ROI,也就是投入产出比,痛点,痒点,抓手等。当我们在表达我们的意思的时候,你有没有遇到过,自己明明感受深刻,但是怎么也表达不出来,不知道用什么词汇来表达,说了半天对方也听不明白,此时就体现出概念的重要性了。你的脑海里有多少个概念,说明你脑中长链接的数量有多少。然而,有些概念虽然存在,但你可能并没有花时间去认真的思考过,比如到底什么是时间,到底什么是概率。对概念的探究可以极大的磨练我们大脑的思考能力,也可以让大脑建立更多的长链接,提高思考效率。

批判思维

头脑清醒需要你熟练运用批判性思维。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批判性思维到底在批判什么,他批判的并不是观点本身,而是一个观点的背后的思考和论证过程。他是对这件事的在思考,再评判。换句话说,我们运用批判性思维不会直接告诉对方,你的想法对不对,也不会直接否定你的观点来源,而只会评判你的思考质量高不高。但是批判性思维也是有他的适用场景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与他人沟通的时候,对于对方的所表达的观点要做一个区分,我们要看这个观点到底是我推断,还是我感觉。我感觉,是在表达个人的感受和偏见,没有批判价值。只有我推断的观点才值得反驳。

不要情绪化

头脑清醒需要你不要情绪化。在工作中与他人交流,跟和女朋友交流不同,是建立在平等和逻辑基础上的,为了可以持续做正确的事,我们需要摆事实讲道理,所以我们要知道自己在说话的时候,到底是在说事实还是在表达情绪。比如当产品经理提出需求后要求你排期的时候,你直接说我没时间做,这明显是在表达情绪,情绪只会让事情变得没有逻辑可言,最后变成了吵架,而吵架只能是两败俱伤,最后也没有结论。真正表达事实的做法应该是,列出自己现在做的事情的时间表,给出对方项目的工时,注意是工时而不是排期,最后让对方排优先级,不带任何情绪。

交流是一门非常讲究微观体感的学问,头脑清醒才能表达清楚。希望同学们可以更高效的工作。

阿瑟 亚伦的36个问题

    1.全世界你最愿意同谁共进晚餐?
    2.你想出名吗?用什么方式出名?
    3.打电话之前,你会先考虑一下措辞吗?
    4.在你看来,“完美的一天”该是什么样?
    5.上次对着自己唱歌是什么时候?对着他人唱呢?
    6.如果能活到90岁,你愿意在30岁的心智和30岁的体魄中选哪一个?
    7.你曾预感到自己会以某种方式死去吗?
    8.列出你们的3个共同点。
    9.什么最令你感激?
    10.如果能改变成长过程中的一件事,你要改变什么?
    11.用4分钟告诉对方你的人生经历,尽可能详细。
    12.如果明早醒来你能获得某种才能或品质,你想拥有什么?
    13.如果水晶球能告诉你一切事情,你愿意知道吗?
    14.有没有哪件事是你一直想做但没做的?为什么?
    15.你人生中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16.一段友谊中,你最看重什么?
    17.你最宝贵的回忆是哪一段?
    18.你最糟糕苦闷的回忆是哪一段?
    19.如果生命只剩一年,你愿意改变现在的某种生活方式吗?为什么?
    20.友情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21.在你生命中,爱和情感扮演什么角色?
    22.互相说出对方的5项优秀品质。
    23.你与家人的关系怎样?你觉得自己的童年比其他人更快乐吗?
    24.你与母亲的关系如何?
    25.用“我们”开头来造3个句子,比如“我们俩在屋里,感觉……”
    26.把这个句子补充完整,比如“我希望和某个人在一起,分享……”
    27.如果你们准备成为亲密的朋友,告诉对方有什么重要的事是他/她必须知道的。
    28.如实告诉对方你喜欢他/她哪些方面。说点平时你不太会讲的话。
    29.告诉对方你遭遇过的尴尬时刻。
    30.上次你在别人面前哭泣是什么时候?独自哭泣呢?
    31.告诉对方,你发自内心喜欢上了他/她身上什么品质?
    32.你觉得哪些事情是不能开玩笑的?
    33.如果今晚你将离世,而且没机会同任何人告别,你最遗憾没和谁说说话?为什么至今你都没告诉他/她?
    34.假设你拥有的东西都在一幢房子里,现在房子起火了,你拼命救出了家人和宠物,发现还有一次机会可以返回火场,你愿意拿出什么东西?为什么?
    35.在所有家人中,谁去世最让你难过?为什么?
    36.就一个私人问题请教对方,如果换做是他(她)会怎么做?然后告诉对方你的想法。

30岁的程序员,你慌了吗?

前端脚手架,培养你的职业思考力。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30岁的程序员。
回想起大学刚毕业,那时候的我还经常烫发,也不近视,
没过几年便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头发在慢慢的减少,从乌黑茂盛变成了草木稀疏。
也带起了眼镜,度数一天比一天高,公司组织的体检,很多项目干脆都不查了,
因为知道一定是一堆的毛病。

对于30岁的预警,可能身体的变化是明显的,慢慢开始养生了,喝茶了,不爱吃甜了,熬不了夜了。
30岁而立,但力不从心。

程序员,是一个有着明确年龄感的人群,因为每次跳槽找工作,都能让你明显感觉到,自己多大了。
每次都要做一个经验和职级的对标,3年是高级,5年是专家,从一路增长的经验,伴随着一路飙升的薪资。
到后来,年头在增长,可薪资的涨幅却越来越慢,再到后来,竟然开始为找工作发愁,充满了焦虑感。

经常看到那些励志的程序员大神们的故事,他们的30岁在干什么?
99年的雷军,30岁,已经当上了金山公司的CEO。
01年的马化腾,30岁,创立腾讯已经3年了,赶上了互联网泡沫破裂,想100万卖掉qq,但无人问津。
98年的李彦宏,30岁,当时他已经拥有道琼斯子公司的70余万股权,虽然已经非常富有。但依然走上了回国创业的道路。
94年的马云,30岁。那一年他被评为“杭州10大杰出青年教师”之一。这一年,马云开始接触互联网,来自美国西雅图的外教给他带来了最新的互联网动态。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马云走上了真正的创业之路。
85年的乔布斯,已经创立苹果9年了,此时的他,已然财富自由。也正是这一年,在董事会的斗争里失势,离开了苹果公司。
85年的比尔盖茨,创立微软十周年,第二年,微软上市,他跻身世界富豪榜,至今未曾落榜。

每一个时代,都会催生一批弄潮儿,我有时候,也会感慨,自己没有赶上最初互联网的崛起,那个充满机会,财富爆发的时代。但也没有拉下,一直处在互联网高速的发展之中,有了父母不曾想象的工作,回头想想,如果不做程序员,自己会在做什么?也许是车间工人吧,想到这里,感觉自己很幸运。
30岁了,有感恩,有焦虑,也有反思。

为什么会焦虑呢?你的焦虑感到底来自于哪里,是工资涨不上去了?还是不知道到底自己的优势在哪?又或者身体扛不住了。总结下来不外乎,三个关键点:钱不够,定位不明确,精力跟不上。

1,说到金钱,你可能曾经这么想过,如果我一个小时可以挣100块,那我每天多工作一小时是不是就可以多挣100块,于是你在拼命加班,挣那个加班费,或者接些私活,熬夜挣个辛苦钱。但是我想提醒你,你拼了命加班,一天也不会超过24小时,更何况大部分公司是没有加班费的。相比来说加班不仅会让你精疲力尽,也不会带来相应的回报。
不要再去接那些私活了,你接的私活基本都是那些你驾轻就熟的,做了一遍又一遍,对你来说并不会有什么提升。

你要开始思考怎么提升你的单位时间价值,让你的一小时可以挣更多的钱。
怎么提高你的单位时间价值呢?
  • 提升你的技术能力,把时间花在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难题上。
  • 提升自己的责任感,主动去承担责任,责任往往伴随着权利,这会让你成为项目组的核心。
  • 培养自己批量解决问题的能力。过去你可能可以解决任何业务方提出的需求。但是现在需要在这基础上沉淀和总结规律,提炼出一套解决该类问题的通用解决思路和方法。原来你只能接一个项目,现在你可以同时接多个同类的项目,也没问题了。此时你会说,我自己做不完啊!为什么要自己做?如果你完全知道怎么做,那就跟你的老板申请加个实习生或者外包的同学来帮你写代码。关键在于,你有一套方法,可以保证质量。
  • 提高效率。作为一个前端工程师,你需要开始写工具了。所有能让你更快完成开发任务的工具或者方法,都能有效的提高你的单位时间价值。
  • 复制你的时间。花一份时间完成某个事情,然后让他持续复制下去。每复制一份就能带来一份收益。知识付费了解一下。

2,你对自己的定位明确吗?你知道你身上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吗?其实你身上最被别人需要的东西就是你最有价值的东西,
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商业模式,一个产品生意,一个是流量生意。一种人拿着产品寻找用户,叫产品生意,还有一种是拿着用户寻找产品的,这种叫做流量生意。

这就像村子里有一座金山,大家都准备好工具,去山上挖金子,但有人在路边卖水。挖金子的人靠着自己的劳动,或者说自己的技能赚钱,然而一个人一天最多能淘多少金子,是有极限的,也是非常辛苦的。而路边卖水的人,只需要摆个摊位,等着人来买就可以了。

上山挖金子的人,就像我们这些工程师们,挣的是辛苦钱,而那些卖水的人,有产品有流量。做的就是生意了,所以我们要开始学着做一些卖水的事。

你身上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卖的吗?(肾不算)
  • 你的经验。你也活了30年了,总有不如你的人吧。把你的经验打包成产品,交付给他们。收点钱不过分。这就类似于,很多人都想去挖金子,而你以自己的经验,总结出一套方法,可以让他挖的更快,那你的这套方法就值钱了,有多少人想淘金,你就有多少用户。
  • 你的技能。你能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这就是你的价值,这个价值只要加上简单的运营就可以换来财富。比如现在的技术咨询行业。给一个创业公司搭建一套 DevOps 平台,你觉得难吗?但是确是很多创业公司非常需要的。还有如果你能帮他们解决软件架构的性能问题,这也是你的价值。
  • 你的不一样。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你需要走出去,让更多的人认识你,提升自己的影响力,积累一部分粉丝,让你的流量变现。比如你可以试试去做一个 YouTuber ,分享你自己。


如果你觉的,自己没有什么好卖的,那就卖肾吧,毕竟你有两个。。。

3,精力跟不上
很多人都在说,程序员30岁要么转行做管理,要么被淘汰。因为精力不够了,不能熬夜了。
首先根本没有管理这个行业,其实你也没有转行,管理是你的必备技能,他跟你学一个新的前端框架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其次你要意识到,你一个人能创造的价值都是有限的,这就导致你一个单枪匹马挣的钱,也是有限的,甚至可以说是很少的。你需要依靠团队的力量。在这个团队里,你要成为那个最重要的人,不可避免的,你要学会如何管理。
管理是组织群众解决难题。管理也是有技巧有套路的。这就像你学一个框架的时候,要先去学习一下他的API,还要时不时的逛逛社区,看看有没有新的方案出现。学习了这些你还要去实践,并在实践中,发现 bug ,解决 bug。不要觉得人比代码复杂,其实不然,你只要充分了解团队的每个人,计算好利益分配,就不会出故障啦!

如果这些问题你都想明白了,那30岁的你会变得更从容吧。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前端脚手架,我们下期见。








百年阿里总结

参加百年阿里是2019年伊始最好的礼物,发现阿里,也发现自己。

能活102年的只有企业文化

师太被问到,我们要做102年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哪些东西是不变的?她回答说:没有哪个业务可以活102年,只有企业文化,我们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是可以活102年的。

  • 要做商业的基础设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贯穿每个业务线,即使是ToC的业务。
  • 价值观的统一是大组织效率提升的关键,每个人思想一致,步调一致,减少了很多沟通成本。
  • 文化具有超强的感染力,会渗透到血液里,以至于每次业务或者技术决策都有他的因素,当别人这么做的时候,你也慢慢开始这样思考问题。
  • 制度透明,让大家对结果更有稳定预期。
  • 文化反映在工作场景上,让你快速懂得为什么这么做,决策内核是什么!从而不纠结,不盲目。

大图思维

很多人都在讲战略大图,大体一致,又不尽相同,这种自上而下的战略透明化,让每个人都知道这个公司要走向哪里,以及自己所处的位置。

  • 画业务大图是从宏观上了解你的业务,从全局去把握。
  • 要画业务大图,需要你去充分了解业务,促使你跟相关方更多的交流,理解并整理思路,了解需求的来源,知道这样做的来龙去脉。
  • 回归到每个人的工作中,画大图的能力是总结抽象业务,理清逻辑线,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 有了业务大图,也就有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寻找“抓手”

“抓手”两个字真的是高频词,每个老阿里人都在寻找自己的抓手。

  • 抓手是一件事的关键点,也是要去完成一件事所要做的关键准备。
  • 做业务要有抓手,这个抓手有可能是业务大图,也有可能是标杆性产品,但他一定是自己想明白的,逻辑清晰的。
  • 做技术要有抓手,他是可以解决一类问题的通用解决方案,做技术抓手的要点就是技术沉淀。
  • 在一个能力型组织中,能力就是抓手,能力越多抓手越多。

保持3.75的心态

事件一:在国王与天使的环节,我的国王想要一杯榛果拿铁,而我觉得完成这个愿望并不能体现天使的价值,只是3.5,而要做到3.75还需要再提高一点,于是我买了一张星巴克的星享卡,希望我的国王可以多喝几杯。最后我的国王还是很感动的。
事件二:开班伊始,我主动承担了品牌官的职责,为了让每一个同学在离开百阿以后有一个美好的回忆,9天时间里拍了很多视频素材,最后制作了班级的毕业大片。本来班主任要求做3分钟左右,但在做的过程中,每一步都在思考如何突破现状,多做一点,于是新增了同学寄语,班主任寄语的彩蛋,视频延长到了11分钟,最后同学们的反馈还不错。

  • “部分超出预期”是一种思考习惯,它的前提是明确基本盘是什么,要跟主管沟通清楚,对焦一致,然后在每一个细节处多做一点,寻求突破。
  • 超出预期可以给合作方一种靠谱的感觉,这种感觉弥足珍贵。
  • 给自己的3.75的KPI,结果大概率不会低于3.5。
  • 3.75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一种遇到挑战的兴奋感,不要陷入“忙”的陷阱,要跳出来想方法。

为什么要拥抱变化?

合伙人们一直强调阿里独特的文化是拥抱变化,很多新来的小伙伴都不适应,但从很多老阿里的师兄那里,我并没有看到他们对于拥抱变化有很多的抵触,反而在戏说的同时,表现出一种得意,感觉在变化中,收获很多。

  • 不是瞎变化,变化是有理由的,了解它背后的原因,你会释怀很多。
  • 变化多,就要求你需要快速学习。
  • 回归到个人,应对变化,最关键的是能力的培养,这包涵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和沟通能力。
  • 据说1年内离职的高P比较多,想来可能是包袱太重,不愿意走出舒适区。或许这就是“放空自己”的意义。

团队合作与刷脸文化

当你觉得很累的时候,寻求合作或许是一个突破口。

  • 公司每一个团队对于你来说都是一种资源,用双赢的思路,去说服对方,并需求合作,有1+1>2的效果。
  • 团队中需要一个领导型人物,这是小团队作战最高效的方式,做之前充分讨论,决定后义无反顾的执行
  • 当团队遇到瓶颈,主动去寻求合作是一个好的思路(现阶段理解还不深)。
  • 刷脸的第一步是认识,认识的第一步可能是先麻烦别人,从刷脸到合作成功,是因为这件事可以双赢。

自省

百阿中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些问题。

  • 太慢热。
  • 用技术思维去思考业务。
  • 想当然,get不到别人的点,会错了意。
  • 不敢表达自己。尽量用幽默的方式表达自己,不要想着灌输别人知识,表达观点和态度更有吸引力。
  • 嘴跟不上脑子。

总结

在阿里养成 快速的 执行 > 思考,再执行 > 再思考 的习惯。


写这么多,应该是被洗脑了…

一个优秀测试工程师的好习惯

有幸遇到了一些优秀的测试工程师,总结了一些他们的行为习惯,或许有帮助。

  • 努力去了解正在测试的业务全流程。
  • 对于一些问题的死角,具有一定的敏感度,本能的预估风险,在测试的过程中,不留模糊的点。
  • 了解前后端的整个链路,尤其是后端不同服务之间的调用和数据流转。
  • 对于测试中暴露的bug,追根溯源的了解触发的条件和原因,在此基础上判断可能影响的点,并做回归。
  • 对于边界条件和异常的测试,促使开发人员建立异常处理标准。

进入一家大公司,应该选择新业务还是老业务?

新入职一家公司,你是想接手一个新的业务还是交接一个老业务呢?我来说说我的思考!

新业务还是老业务?

前提

在一家BAT这样的大公司,从技术角度来想会有什么新业务吗?大概率是很难遇到的。新人刚入公司基本也是从老员工手里接手一些老的业务,旧的代码,这些代码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技术栈陈旧,架构不灵活,无法满足新业务,历史遗留问题多,新需求还不断。该怎么办呢?

新业务好吗?

  • 自己去独立负责一块没有的业务,从头开始,对于一个高级工程师来说,这样的业务往往比较小,或者并不受重视,从头做起是简单的,简单的由你来做,有什么挑战呢?
  • 大公司普遍有着创新者的窘境,所以从技术角度来说并没有什么新业务或者新技术,比如从0搭建一个react全家桶难吗?想必并没有什么挑战。
  • 去做新业务也许只是你的杏仁核在作怪,这是一种寻求确定感的自我意识驱动。改别人的代码往往并不能带来一种掌控力和确定感,缺失这种感觉往往会让你陷入自我焦虑,尤其是持续性的超负荷填坑,会让你产生生理抗拒。
  • 从零开始的业务往往是不成熟的,需求不明确的,是摸着石头过河,很难有全局甚至宏观的把握。初始设计的架构很难说能保持多久。
  • 新业务会出成绩吗?对于一个开发来说,业务做的好坏从来都是基本盘,那是产品经理的kpi,开发应该关注的是通过业务沉淀出的能力。新是很难做到深的,而深才是能力。
  • 一个前景巨大的新业务,你的上级会把他交给你吗?其他老员工早就看到了,还能轮得到你?

老业务不好吗?

  • 一个需求爆炸的老业务,说明他依然具有很大的增长性。
  • 在大公司里一个需求旺盛的老业务,是被时间证明具有很高价值的。他牵扯的人也会更多,他们都是利益共同体,而这些人会让他变大,变茂盛。
  • 技术栈陈旧,架构不合理,说明他是一个可以从架构和顶层思维解决的问题,而这种思维才是具有挑战性的。也是从一个工程师想让架构师转变的好场景。
  • 历史遗留问题多,让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感受过他的痛处,如果你能解决,将获得更多的正反馈。
  • 代码陈旧与不合理往往带来系统稳定的问题,而解决系统稳定性在大公司是非常关键的指标。

如何让老业务代码焕发新生机?

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重构。但重构是推翻了重来吗?

你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 稳定性
  • 开发效率提升
  • 代码学习成本降低,便于扩大开发团队规模
  • 工程化工具
  • 顶层设计思维

该怎么做?

  • 完整的理清系统现有的业务逻辑,画一张大图,清晰的说明白。预期未来一段时间的需求,添加其中。
  • 发现并罗列其中的问题,尤其是对你的合作方带来的问题。
  • 设计解决方案,向相关各方持续输出
    迭代自己的方案。出一张新的架构图。
  • 突出体现新方案带来的业务价值,比如稳定性提升,人效提升,销量提升,投诉率降低,体验提升等。
  • 渐进式的重构代码,老需求不动新需求采用新架构,并逐渐替换老业务逻辑,千万不要一上来就重做,重在设计不在代码整理和重写。
  • 沉淀技术能力。

具体操作

  • 尽量快的梳理现有业务逻辑,边做新需求边熟悉。反复与产品经理以及后端同学同步和完善这张大图。
  • 对于新需求的接入排期,给自己留足时间。对于一些改动较大的需求选择性说服合作方暂且搁置。
  • 一点一点的输出新方案,向合作方表现出相当强的重构意愿,赢得他们的支持。得到支持的目的是让你获得足够的时间来重构代码。
  • 提高自己思考的维度,回到需求的原点,了解真正的需求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防止遇到老代码业务逻辑与需求脱离变形问题。
  • 回到需求原点来设计业务架构。
  • 软件设计是一个非常专业的知识领域,有很多总结好的套路和方法,需要花时间学习。
  • 用引擎这个概念来思考和拆分业务,而不是传统的页面,组件。一个软件可以包含多个引擎,而每个引擎之间相对独立,通过数据做流转和连接。
  • 数据,模型,逻辑分离。
  • 清晰的编码规范和思路,让别人在你的框架约束下写代码,让代码整洁又可控。
  • 能力沉淀,通过这次重构,有哪些技术能力沉淀下来,能批量解决什么样的一类问题。

核心关注点

能力型组织不拘泥于任何业务,他是一个批量解决问题的引擎。

  • 业务提效
  • 能力沉淀

总结

作为一个技术人员完成业务需求永远都是基本盘,能力的提升才是最重要的。而能力中最重要的是软件设计能力(架构和视野)和深入研究能力(技术深度和专业性)。


作为工程师,你需要把握三项能力。

  • 宏观视野(扩大知识面,比如了解编程范式,设计模式,不同语言特性,行业前沿状态等)
  • 中观套路(大公司能给你的思考方式方法,规章制度,文化,管理经验等)
  • 微观体感(自己在实践中摸索的原则和感觉)

阿里初面大纲

阿里初面大纲

  • 我是谁

基础

  • 自我介绍
  • 做过的项目
  • 积累的技术
  • 擅长的领域
  • 技术规划

高级

  • 管理的经验和思考
  • 技术前沿
  • 技术深度

  • 为什么换公司这么频繁,你觉得什么样的工作是你喜欢的?
  • 怎样重构别人的代码?
  • 当排期紧张,工作压力比较大的时候,你怎么办。

BBIBBI

IU 十周年最新MV。

程序员的成长之路

本文转自陈皓的《技术人员成长之路》,皓叔是我非常欣赏的乐于思考和总结的前辈工程师,他的文章一点也不枯燥难懂,而且极为受用。

        2012年的时候写过一篇叫《程序算法与人生选择》的文章,我用算法来类比如何做选择,说白了就是怎么去计算,但是并没有讲程序员可以发展的方向有哪些。 所以,就算是有这些所谓的方法论,我们可能对自己的发展还是会很纠结和无所事从,尤其是人到了30岁,这种彷徨和迷惑越来越重。虽然我之前也写过一篇《编程年龄和编程技能》的文章,但是还是有很多做技术的人对于自己能否在年纪大时还能去做技术感到没有信心。我猜测,这其中,最大的问题的是,目前从事技术工作的种种负面的经历(比如经常性的加班,被当成棋子或劳动力等等),让人完全看不到希望和前途,尤其是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对未来的越来越没有信心。
同时,也是因为在GIAC的大会被问到,程序员老了怎么办?而在年底这段时间,也和几个朋友在交流中不断地重复谈到个人发展的这个话题。我的人生过半,活到“不惑”的年纪,自然经常性的对什么事都会回头看看总结归纳,所以,在交谈过程中和交谈过后,自己也有一些思考想记录下来。因为我本人也是在这条路上的人,所以,谈不上给他人指导,我同样也是在瞎乱折腾同样每天在思考自己要去哪儿的“一尘世间迷途老生”。况且,我的经历和眼界非常有限,因此,下面的这些关于个人发展的文字和思考必然是受我的眼界和经历所局限的。也欢迎大家补充和指正。
这些东西不一定对,也不一定就是全部,期许可以让你在年底的时候有所思考,在明年的时候有所计划。

一个重要阶段和标志
在讲个人发展之前,我需要先说一下人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20到30岁!
这个阶段的首要任务,就是提升自己学习能力和解决难题的能力。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关键的时间段!这个时间段几乎决定着你的未来。
30岁以前,这个时间段,应该是人学习和积累的时间段,这个时间段,就是努力学习的时间段。这个时间段,你一定要把时间花在解决问题的技能上。就是说,你一定要练就成的技能是——你能解决大多数人不能解决的问题。使蛮力埋头加班苦干,当一个搬砖老黄牛的是肯定没有前途的。如果你不幸呆在了一个搬砖的地方,天天被业务压得喘不过气来,我建议你宁可让你的项目延期被老板骂,也要把时间挤出来努力学习基础知识,多掌握一些技术(很多技术在思路上是相通的),然后才能有机会改变自己目前的状况。因为,比起你的个人未来,项目延期被老板骂、绩效不好拿不到奖金,都不是什么事儿。
总结一下,你在30岁前,工作5-7年,你需要拥有:
  • 高效的学习能力。这意味着——基础知识扎实、触类旁通、读英文文档不费劲、有寻找前沿知识的能力、能够看到问题和技术的本质、善于思辩、能独立思考。
  • 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意味着——你要高效的学习能力、见过很多的场景、犯过或是处理很多错误、能够防火而不是救火。
如果你拥有这两个能力的现象是—— 在团队或身边的人群中的显现出Leadership
Leadership并不是当领导和经理,而是一种特征,这种特征有如下两个简单的表象:
  • 帮人解问题。团队或身边中大多数人都在问:“这问题怎么办?”,而总是你能站出来告诉大家这事该怎么办?
  • 被人所依赖。团队或身边中大多数人在做比较关键的决定时,都会来找你咨询你的意见和想法。
一但你在在30岁之间出现了Leadership这样的特征,那么,你会进入一个正循环的阶段:
  • 因为你学习能力强,所以,你会有更多的机会解决难题。
  • 你有更多的机会解决难题,你就会学更多的东西,于是你就会更强。
  • 上面这个循环,只要循环上几年,就会让你人生的各种可能性大大的增加。
【 注意 】
  • 要达到这样的特质,需要找到自己的长处、以及适合自己的环境。就像鱼的特长是呆在水里,让鱼儿去追求陆上动物的刺激生活并不靠谱。
  • 一般说来,有这样的潜质的人,在学校中就应该要出现。如果你在大学中还没有出现这样的潜质,那么,你在工作当中要加倍努力了(注:所谓的加倍努力,不是让你使蛮力加班,而是让你多学习成长,使蛮力拼命是弥补不了能力、思维、眼界上的缺陷的)。
  • Leadership也有范围的,比如,身边的朋友,工作中的团队/部分,圈内,整个行业。Leadership的范围越大,你的个人发展的选择性就越高。反之则越小。
  • 如果已到了30岁左右,还是没有出现这样的特征。那么,可能未来你也很难有这样的Leadership了。而你的个人发展的可能性可能也就不多了(sigh…)
读到这里,我必需要说一下,如果你已开始显现出你的Leadership,那么你才谈得上个人发展,这篇文章后续的内容也可能才会对你有意义

个人发展的三个方向
以我个人短浅的经历和视野,目前只看到的人的发展有如下三个大方向(他们之间可能会有重叠):
1)在职场中打拼
2)去经历有意义有价值的事
3)追求一种自由的生活
这三个方向,我个人或多或少都体验过,我也见过身边的很多人走这三个方向走的比较成功。也许还有别的方向,没办法,现在,我的视野就这么大,所以,我在这里,我主要就是谈谈这三个方向。Again,人有资格去走这三个方向的前提是——已有了上面我说的Leadership那种特质!

一、在职场中发展
在职场中发展应该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通过加入公司来达到人生的发展。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所谓的“职业规划”,但是大多数职业规划只不过人力资源搞出来的东西,和实际其实是有很大出入的。我的人生经历中,有18年左右是在公司中度过的,在过银行,小公司,大公司,民营公司,外国公司,传统IT公司,互联网公司,不同的公司完全有不同的玩法和文化,我的经历还算丰富,但也不算特别成功,这里只分享一些我在职场中的心得(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1、去顶尖公司
去顶尖公司的一个目的就是让你的Leadership的范围的可能性扩大
因为公司和公司的差距也不小,所以,就算你在低端公司里是骨干份子,但在高端公司里可能只是一个普通员工(就像中国足球队的主力到了英超可能都无法入选)。所以,在职场中,如果你要让你的个人价值最大化的话,你一定要去顶尖的公司。因为顶尖公司里有非常不错的工作方法和场景,这并不是能看书或是交流得来的,这是必需要去亲身体验的。所以说,在顶尖公司掌握的技能,开阔的眼界,通常来说都会比低端公司的要多得多。
另外,每个公司的工作级别都是有相互对标的,比如:阿里的P几对应于百度的T几。国内的一线公司职位还相当,但是如果和国外一线公司的比,那就有差距了,而且差距还很大。比如,Google或Facebook的某个高级工程师,可能就对应于阿里的P8/P9甚至更高。
是的,对于职场来说,如果你在顶尖公司是骨干,那么,你去低端公司,则有很大机会会成为他们高管和核心。就好像你在Facebook里干三五年成为他们的技术骨干,那么你到BAT去成成为高管概率是非常大的。反过来,如果你毕业主去了BAT成为了一个螺丝钉,在天天加班中度过你的青春,你干个十年能成为BAT的高管的概率可能会非常的低。
2、去真正的创业公司
去顶尖公司和去创业公司在某些时候并不冲突。不过,这里我想讲的是,一个技术能力强的人在大公司可能会被埋没掉。因为大公司业务成功后,
  • 成功的公司在招聘各种高级技术人才都不会成为问题,于是少你一个不少,多你一个不多。
  • 成功的公司其整个技术体系已经完成,Legacy的问题也比较多,所以,可以供你发挥的余地不大。
  • 成功的公司更多的可能会想要稳定的系统,稳定必然会产生保守,而保守则产生不思进取。
所以,对于中高级人才来说,在大公司里的能产生的个人价值,可能远远不如那些求贤若渴、没有包袱、可以尽情施展、相对更为灵活和自由的创业型公司。
不过,去创业公司需要小心仔细的挑选和评估,创业公司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也和创始人的因素太大了,所以,你需要小心了解创始人和他们的业务情况,想法和理念差不多才能更好的共事。
好多创业公司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创业公司,他们创业有很大的侥幸和驱利心理,要小心甄别。因为那不是真正的创业公司。
3、职业生涯的发展阶段
首先,有一个不争事实——整个社会是会把最重要的工作交给30岁左右的这群人的。也就是说,30岁左右这群人是这个社会的做事的中坚力量。
所以,这是一个机遇!如果你有了Leadership,你就一定能在这个时间段内赶得上这个机遇——公司和领导对你寄于信任和厚望,并把重要的团队和工作交给你。
于是,你的30岁到40岁就成了一个职业生涯的发展期,也就是你的事业上升期。如果你到40岁都没有赶上,那么你的职业生涯也就这样了,老有所成的人是少数。
在你事业的上升期,你需要更多的软技能,比如:
  • 带领产品和业务的发展的能力
  • 推行自己喜欢的文化的能力
  • 项目管理的能力——在任务重、时间紧中求全
  • 沟通和说服别人的能力
  • 解决冲突的能力
  • 管理和发展团队的能力
  • 解决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 …… ……
另外,你还要明白在职场里的几个冷酷的事实:
  • 你开始要关心并处理复杂的人事。尤其在大公司,大量的人都是屁股决定脑袋,利益关系复杂,目标不一致,每个人心里都有不一样的想法。这个时候再也不是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而是,code is cheap,talk is the matter。你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思考和观察形形色色的人。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在不同的人之间周旋,而不是花时间去创造些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 你要开始学会使用各种政治手段。办公室政治不可避免,越大的公司越重,自从你开始成为一线的leader的那一天起,你就开始成为“里外不是人”的角色,需要在下属和领导,员工和公司之间周旋。随而你的级别越来越高,你需要使用更多的政治手段,你会学会审时度世的站队,学会迎合员工和领导,学会用官员的语言说话,学会此一时彼一时,学会妥协和交换,学会忍气吞声,学会在在适当的时机表现自己,学会波澜不惊,学会把自己隐藏起来,甚至你还会迷失自我,开始学会一些厚黑学,比如不得不在适当的时机在背后捅人刀子……你可能会成为一个你自己都讨厌的人
听上去真的好无聊,所以,你现在也明白为什么高层们都看上去很忙很累,而且抽不出时间来关心细节问题,因为,他们更多的是要协调整个组织和系统来运转,甚至还要四处周旋,各种博弈,没办法,这是职场的必需的东西!听起来是不是感觉人类很愚蠢?这真是没办法的事。如果你不想或是也没有能力玩这些东西,那么你需要去那些可以让技术人员安安心心做技术的公司。这类的公司,我见过Microsoft、Google、Amazon或是一些创业公司里都有。国内的大公司中也有让技术人员成长的职业成长线,但老实说,表面上看似是一个让人专心做技术的升职成长线,但其实还是管理岗位。
所以,技术人员在职场中的归宿有两条路 —— 到真正的技术公司成为一个专心做技术的人,或是在成为一个职业的经理人
 
二、追求人生的经历
先说三个故事,
  • 第一个,是在阿里的时候,有一天在内网里看到一个贴子,一个做产品的女孩说自己准备离职要去法国学烘培厨艺,引得大家热评。
  • 第二个,是在亚马逊的美国老板,他每年都要去报个培训班学一个技能,比如:厨艺、开双翼飞机、夜总会里的DJ……、甚至去华盛顿去学当一个政客。
  • 第三个,是在汤森路透工作时,一个英国的同事,有一天他说他离职了,和自己的老婆准备用余生去周游世界,我问他是不是有足够多的钱了?他和我说,钱不够,他俩口子的计划是,边旅游边打工,打工打够到下一站的钱就走。他还说,那种用假期去另一个城市的旅游太没意思了,如果你不在那个地方生活上一段时间 ,你怎么能算是好的旅游体验呢?好吧,无法反驳。
我是觉得他们把自己的人生过得如此有意思,令我很佩服。虽然跨界跨得有点猛,但是 Why Not?
在这里,我想说,去追求一种和众人不一样的人生经历也是一件挺好的事,我个人感觉,比起在职场里有趣地多多了。如果你厌倦了职场,其实为什么不去追求一下不同的人生经历呢。就算你不想去追求跨度比较大的人生经历,那么,在技术圈里,也有很多有价值有意思的经历也可以去的。追求刺激有意义的与众不同的经历的人,其实也能算是一种人生的成功,不是吗?
如果只说技术方面,我个人看到的去追求经历的人,有两种追求的人其实也很成功的:
  • 到技术创新的发源地去经历创新。计算机互联网各种技术的创新引擎,基本上来说,就是在美国了。我们赶上了这个时代,也选对了这个时代最火热的行业,那么,有什么理由不去这个时代的技术发动机那里去经历呢?在美国硅谷湾区,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创业公司,都在迸发着各式各样的创新,如果有能力有机会,为什么不努力去经历一下呢?不经历一下,老了不会觉得错过了是一种后悔吗?
  • 去经历下一个热点技术的发展。从IT,到互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再到未来的AI,VR,IoT……,技术创新的浪潮一波接一波的过来,你是想在那继续搬砖搬下去,是想迎浪而上去经历浪潮,还是想成为一个随波逐流的人?
打工也好,创业也好,在国内也好,在国外也好,这些都是形式,不是内容。内容则是你有没有和有想法的人去经历有意义有价值事?人生苦短,白驹过隙,我们技术人员最大的幸运就是生在这样一个刺激的时代,那么,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去追逐这些前沿刺激的经历呢?
三、追求自由的生活
我相信“自由”这个事,是所有人的心中都会想去追求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哈哈)
但一说起自由,绝大多数人都想到的是“财富自由”或是“财务自由”,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的,在自由的通路上,我个人的经历告诉我,其实,你会有很多的不同类型的自由。下面,是我对几个层次的“自由”的理解。
第一层自由——工作自由。人的第一层自由的境界是——“工作自由”,我到不是说你在工作单位上可以很自由,虽然有特例,但并不普遍。我想说的“工作自由”是——你不会有失业危机感了。也就是说,你成了各个公司的抢手货,你不但不愁找不到工作,而且你是完全不愁找不到好工作。试想一下,如果是工作来找你,一方面,你就有真正意义上的工作选择权了,另一方面,你都不愁工作了,你完全就可以随时离职去干你想干的事了。此时,你就达到了“工作自由”。
第二层自由——技能自由。工作自由已是不错,不过前提是你还是需要依赖于别人提供的工作机会。而技能自由则是你可以用自己的技能养活自己,而不需要去公司里工作。也就是所谓的自由职业者了,社会上,这样的人也不少,比如,一些健身体育教练、设计师、翻译者、作者……这些都可以算是自由职业者,程序员这个职业中只要不是搬砖的,有想法的,就有可以成为自由积业者的潜质,想一想,你拥有的编程能力,其实是一种创造的能力,也就是创造力,只要你Make Something People Want(YC创业公司的slogan),你是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技能来养活自己的。如果你通过某些自动化的东西,或是你在App上做了一个软件个体户,让自己的收入不断,甚至你做了一个开源软件,社区每个月都给你捐款捐到比你打工挣的还多,那么你就真正的有了技能自由了。
第三层自由——物质自由。我把财务自由换了一种说法。我个人觉得,除了有个好爸爸之外这种特例的情况,如果你想有物质自由的话,本质上来说,你一定要学会投资,投资不一定是你的钱,时间也是一种财富,年轻更是,你怎么投资你的时间还有你的青春?你要把你的投资投到什么样的事,什么样的人?对于投资这个事,风险也比较大。但是,人生不敢冒险可能才是最大的冒险。这个世界有很多技术不是你能看书学来的,而要只能在实战中学会的,比如:游泳。投资可能也是一种。只有真正懂投资的人,或是运气非常好的人,才可能实现物质自由。
追求自由的生活,其实也是个人发展道路上的一个不错的选择。通常来说,自由的人,能力都不差,钱也不会少。因为,他们懂得投资。
也就是说,拥有追求自由能力的的人,
  • 不但有领导力和创造力(也可指导大多数人并走在大多数人前面)
  • 同时他还懂得怎么投资(知道时间和精力和金钱应该投在什么地方)
(注:这里我没有提精神自由,老实说,精神上的自由我也不清楚是什么东西,因为我还没有见过,眼界有限,所以先按不表了,不然真成鸡汤文了)
总结
无论是在职场中打拼,还是追求精彩的经历,还是去实现自由,我觉得都是不错的个人发展的方向。
他们都有重叠,比如:
  • 你可以在职场中去追求那些刺激的经历的公司。
  • 同样也可以通过加入有潜力高速发展的公司来达到自由。
  • 你也可以通过追寻不一样的经历来达到人生的自由。
  • ……
总之,这里的逻辑是——
  • 能够去规划自己的个人发展的人,通常都是有很多机会和可能性的人
  • 有很多机会和可能性的人,通常都是有Leadership,喜欢冒险的人。
  • 有Leadership喜欢冒险的人,通常都是学习能力强,思维活跃,喜欢折腾,懂得“投资”的人。
  • 学习能力强思维活跃的人,通常来说,都是喜欢看书,喜欢实践和新鲜事物,不怕艰难和挑战,用智力而不是使蛮力的人。
  • 懂得“投资”的人,通常来说,他们更多的关注的是未来和长远的成长,而不是当下的KPI、奖金和晋升。

GTX Ajazz 鼠标如何在mac上设置编程键

想必很多喜欢外接鼠标+键盘组合来操作MAC或者macBook电脑的同学都会头疼,如果鼠标的可编程键可以设置成左右切屏幕该多好。当然键盘的快捷键Ctrl+right/left 是可以实现,但是切屏幕桌面的操作往往伴随着点击操作,所以最好使用鼠标的编程键来完成这个操作是最高效的。当然市面上可以买到带有mac驱动的鼠标可以直接在mac安装驱动程序来设置。但是我这里来介绍的是在mac上没有官方驱动程序的GTX Ajazz 鼠标的设置。

GTX Ajazz 黑爵鼠标 Amazon

41mrg7me+ul.jpg

这个鼠标可以安装额外的重锤来调节鼠标的重量,鼠标100多块,算是性价比非常好的。 我还是喜欢带线的,毕竟延迟小很多,他有四个可编程的键。

如何设置

设置方式其实比较取巧,主要是亲测有效,主要原理是:在windows系统上安装GTX Ajazz的驱动,设置好相应的快捷键以后,再插到MAC电脑上就可以了。看来鼠标内有改键芯片,改键内容是固化在鼠标芯片里的,所以可以带过去。当然设置快捷键的时候要按照MAC系统的快捷键来设置。

搭配sizeUp和spotlight,简直如虎添翼

  • 设置最大化窗口快捷键为:CMD+enter
  • 设置spotlight搜索框出现:CMD+Q

欢迎访问的Blog: http://yondu.vip

影视剧推荐

这里推荐的电影是我真的看过很多遍,依然还会有思考和新知的神剧,比较喜欢看科幻和战争题材的电影,所以此处大多是这种类型的。

勇敢的心

荡气回肠的英雄电影,梅尔吉普森,不只是一个好导演,也是一个好演员,freedom!

肖申克的救赎

百看不厌,当整个社会将你遗弃,你只能选择自我救赎。

猩球崛起系列

人猿星球的前传系列,真的让人看得热血沸腾,这种英雄养成类电影,就是要让你欲罢不能,尤其是第三部,情节跌宕起伏,可以说是一部史诗级的大片了。在这部电影里能看到很多好莱坞编剧的套路,简直就是英雄电影的模板。

黑客帝国系列

最近一年才看了这一系列的电影,科幻特效还在其次,最主要的是对于人类意识的一些思考,这个世界有很多不可证伪的事情,比如上帝是否存在,如果这个世界都有条不紊的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物理规律等),从不偏差,那这些规律就是我们所说的上帝,如果在某个地方,这些规律变得不正常了,甚至偶尔正常,偶尔错乱,那或许可以认为,有一个拟人化的上帝,在随意的操作世界。

魔兽

作为一个魔兽争霸的粉丝,不得不推荐这部唯一的暴雪的魔兽世界电影,由于期待过高,所以只能打70分,主要是情节上,由于每个人物都很复杂,都可以出一部电影来讲述,所以每个人物都是一带而过,显得情节太过笼统。

漫威全集

宏大的漫威宇宙到无限战争达到巅峰。很多电影的导演并不是一个人,他们都有自己的风格,幽默,严肃,深刻都能找到。

  • 蜘蛛侠
  • 雷神
  • 美国队长
  • 黑豹
  • 钢铁侠
  • 复仇者联盟
  • 蚁人
  • 奇异博士
  • 银河护卫队
  • 惊奇队长

DC全集

DC宇宙与漫威宇宙大体类似,但是显得格局下了些,但是依然精彩。

  • 超人
  • 蝙蝠侠
  • 神奇女侠
  • 正义联盟
  • 海王

特洛伊

战争史诗,希腊神话是一个神奇的世界,神只是一些有着超能力的人。布拉格皮特演的阿格硫斯真的Cool。

实尾岛

韩国军事题材电影,没有炮火大场面,只有在封闭环境下,群体性人性波澜起伏的画面,真实事件改编。

Game of Thrones (权利的游戏)

HBO出品,共八季,前七部已完结,第八部19年出,这是一部看了第一季就让你觉得这部戏不一般的神片。

西部世界

HBO出品,2季已完结,该电视剧不只是对于人工智能的思考,还有对于意识,对于人类自身的思考,一定要看影评,你会看到更多剧里看不到的东西,甚至很多科学前沿的研究。

外教学英语

Sorry, I don’t understand. Can you type it?  please!  对不起,我听不懂,您可以打字吗?
I don’t know the meaning of this word. I’ll look it up in the dictionary.  我不懂这个单词的意思,我要查一下词典。
Just a moment.  稍等一下
Could you say that again?  你可以再说一遍吗?
I want to learn something simple. Like phonetic symbols.  我想学点简单的。比如音标。
I’m a software engineer. 我是一个软件工程师。
主语 (subject)  谓语 (predicate of grammar) 宾语 (object) 表语 (predicative) 定语 (attribute) 状语 (adverbial) 宾补 (object compleme) 动词(Verb) 

新员工入职宣导

 1. 介绍公司组织架构。
 2. 介绍教育中心组织架构,产品架构。
 3. 激励社区产品架构。
 4. 工作流程,上线流程,注意事项。
 5. 工单处理过程。
 6. team价值观 (自主学习,自我驱动)
1- 产品思维,激励产品化,反向push PM需求。
2- 交互体验思维,反向push UI ,从技术和用户体验角度。
3- 对于自己产品的自信和耻辱感。
4- 教育书籍的阅读。
5- 公司是你人生的跳板,关键在于你自己的学习。
6- 技术原理和底层的追求。
7- 团队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长处。
8- 不要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讨论一个需求一定站在公司利益和战略的角度。
9- 对于任何其他人提出的需求,不要想当然的使用程序员思维首先想到的是,自己之前有没有做过,自己有没有这个知识储备,技术实现难度等,而是采用yes but的方式,主动承担任务,然后取寻求资源解决。
10- 向上管理。
7. 技术输出,分享会+blog
8. 每周五的分享会 每周五3点 
个人分享环节
团队代码review   

        
        

让自己思考起来




人是需要点独立思考能力的,否则你怎么会是自由的。

周末时光,
躺在床上睡觉,也会觉得有些浑噩,
中午睡觉,有时候会多梦,甚至鬼压床,
意识到自己正在醒来,但是身体动弹不得。

起来了,
今天要做点什么,
真的不知道要做点什么,学习是个习以为常的选择,
大脑还是不太习惯运动,因为看多了视频,听多了音频,
这些都是非常被动而低效的学习方式,
看了听了这些音视频,你真的记得些什么?
当时你在想些什么,亦或是根本什么也没想。
这种什么也没想的意识,是最糟糕的,你真的没有在思考。

学习分为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
看视频,听音频都是被动学习,
这个过程中,你没有时间思考,一直在赶时间,大脑也习惯了不处理。
这种学习的效率只有20%左右。

看书是主动学习,
你完全掌控这节奏,随时停下来思考,总结。
这种学习的效率能达到70%。

最为高效的学习方式是把你的思考输出出来,
写作,讲课,让你静下来整理自己的思路,
当他们只是你脑海里的思绪的时候,他们是模糊的,
当他们表达出来的时候,是具体的,甚至你能发现本来作为思绪时很难察觉的矛盾和不通。
这种学习的效率能达到90%。

大脑学习的本质是神经元突触之间的复杂链接性,
思考让链接更多,
当链接变多,创意也便层出不穷。

基层管理者的管理方法


        

向下管理

  1. 不去写重复的应用代码,去做新的或者更低层的代码研究。
  2. 去关注产品。
  3. 与其他部门,例如pm提出的需求,采用yes,but模式去回答。而不是以工程师思维来思考,遇到需求先考虑资源是否充足,技术难度等,习惯性的说no。
  4. 一定要让那些让你满意的人满意,不让你满意的人可以选择性的放弃。
  5. 赋能你的team staff,看到每个人的优缺点,扬长避短。
  6. 向上多表现,向下多关心,平级多帮助,把荣誉给下属。
  7. 如果能招到一个比你级别高的人,他还心甘情愿在你手下工作,这相当于变相提升了自己的级别。
  8. 在一家高速发展中的公司,做一个技术leader最重要的事是招聘,其次是人员管理和技术提升。
  9. 对下属要严格,认真帮助他分析自己的优缺点,并帮助他提升优点,规避缺点,让他做能够发挥他长处的事情。
  10. 管理team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就是人员的架构。
  11. 关注PM,QA,后端RD的感受,让他们爽,你就会爽,领导总是会从侧面了解你的团队。
  12. 两周做一次staff谈话,了解工作状态和诉求,让他多说,自己多听。
  13. 把对staff的反馈放在平时,不要积怨,不要将误会加深。

向上管理

  1. 与领导有冲突,事前要理智的分析。要反思。
    • 太快下判断,以为领导要搞你,其实他是为了帮助你。
    • 不要单向控制,向领导隐瞒你工作的过程。
    • 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不全面,一定去跟领导沟通,但是之前要把自己站在老板的角度把细节想明白。
  2. 跟领导谈的时候要注意。
    • 利益要一致。
    • 澄清问题,我的意思是什么,而不是什么。
    • 尊重,尊重对方的情绪。就事论事,行为和人分开。
    • 信赖对方。
  3. 了解你的老板,知道他们在意什么,了解他们的性格和习惯,是阅读型还是倾听型的。
  4. 让老板知道你在做什么。(但不要太细节)
  5. 了解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在恰当的时候,跟老板提要求。
  6. 真诚的为公司和老板考虑。

左右管理

  1. 让跟你合作的人舒服,尊重他们。
  2. 做利益交换,达到共赢。

做一个技术leader

  1. 跟我一起冲。
  2. 发展员工。
  3. 给予team成绩,让团队每个人成功。
  4. 沟通和协作,增加staff参与感。
  5. 赢得他人的信任,让别人乐于分享他的问题。
  6. 倾向性,给别人确定的答案。
  7. 把自己的team当做一家公司,你应该做什么能够让team自给自足,并能赚到更多的钱。
  8. 扩大团队影响力,有两个思路
    1. 找到自己团队工作中的痛点,解决它并把他推广到其他team,甚至打造成一个产品,向社会交付。(比如性能监控平台)
    2. 找到跟你合作的人或者team的痛点,开发技术工具来解决,提供合作效率。(比如UI切图重命名工具,雪碧图生成器)
  9. 当你成为一个20人以上团队的leader,技术会变得不重要,找到懂技术的人,做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变得更重要。

自我修养

  1. 做的更多一点,做的比你的主管安排给你的任务更多一点。
  2. 熟悉更多业务和代码,不管是不是你写的。
  3. 熟悉端到端,各端的架构和业务。
  4. 自学更多基础和底层的原理性的知识。
  5. 做的更好一点,针对系统和业务里面的不合理的地方,提出并修改他。(向领导展现自己,同时增强自己对业务和代码的熟悉性。)
  6. 通过看书系统性的学习,通过看文章查找疑问点,找寻一些方法。
  7. 将所学的东西真正实践,自己模拟环境写demo。
  8. 讲给别人听。

工程师成长

高级工程师

  1. 多做一点,尤其是测试。
  2. 交付一个完整产品。
  3. 别人可以继承你的代码,不要有坑。
  4. 提供一个可扩展的系统。
  5. P6可以自己解决问题。
  6. p6可以独立解决一件复杂问题。

专家 (团队)

  1. 规范制定
  2. 树榜样,你怎么做,他怎么做。(一级一级的学习,分治和递归)
  3. 拆分复杂问题成小问题的能力。
  4. P7可以将自己的技术影响力拓展到整个Team。
  5. P7可以批量解决复杂问题。

大厂对各个级别能力的要求

v2-37f525b22ae3e81742ddf5fa7e72c8de_r.jpg


欢迎访问我的Blog: http://yondu.vip

京ICP备180578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