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的基本思维说课稿

大家好,(顿三秒)我是XXX

本次的说课的主题是: 用户体验的基本思维

课程目标:通过互动式案例教学的方式,使学员了解到用户体验的基本内容,价值,如何做好用户体验,如何分析和研究一个互联网产品的用户体验,掌握用户体验设计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并且结合自己的工作内容和日常生活,切身感知和养成用户体验的基本思维。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
 
课程划分:为什么要做用户体验,用户体验是什么,如何做好用户体验,


通过本次课程,学员将完整的了解到 用户体验的设计过程。
1. 首先,要甄别自己的感觉,理解他人感受。
2. 其次,了解用户体验的五层要素,根据自己的的存在战略来规划积累自己的资源和能力圈,通过角色框架完成用户能够感知的服务。
4. 然后设计用户体验的峰值和终值,通过不断的倾听和不断的优化,设置有效的用户激励系统。
5. 最后,给它一个名字,把它召唤出来,成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与这个世界建立连接。

用户体验的五层要素,我将分析谷歌和百度的案例,
设计用户体验地图时,我将分析健身app keep如何做用户体验地图的,总结出故事比数据重要,一个好产品,从一个好故事开始的。
在服务设计蓝图模块,我还将给大家带来宜家家居的案例,让学员了解如何配置自己的资源来制造用户体验,使用户拥有一个美好的峰值和令人回味的终值体验,并且全程不突破用户的底线。
在用户激励模块,我将分析近年来爆火的手机游戏王者荣耀,是如何做好一个游戏化激励体系的。
在名字与口碑模块,分析了学科名称的另类解读和阿芙精油等案例,让学员了解到名字是一句咒语,好的名字可以召唤出人心底的感情,口碑就是就是把事情做过头的理念。           


语言本能 读书笔记


关于作者
史蒂芬·平克,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和科普作家,被公认为是继乔姆斯基之后的语言天才,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等顶尖高校任教,因积极宣传进化心理学和心智计算理论而闻名于世。平克的研究方向是视觉认知和儿童的语言发展,最为人所知的观点是“语言是人类的本能”。在这一点上,他反驳了当时认为语言能力为后天产物的主流观点。其代表作有《语言本能》《心智探奇》《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等,这些作品也为他赢得了无数奖项。
关于本书
《语言本能:人类语言进化的奥秘》成书于1994年,是一本面向大众的语言学科普著作。书中平克提出人类的语言并不是文化的产物,而是一种本能,就好像蜘蛛天生就知道如何结网一样。从语言是人类生物本能的角度,平克在书中广泛讨论了几乎所有跟语言相关的问题或迷思,如:语言是否决定一个民族文化的高低,我们是否需要语言才能思考,儿童是如何自发学会语言的…… 针对各个问题,平克以幽默甚至聊天一般的语气举出许多生动的实例,论述上更是保持了清晰和强有力的逻辑性。《语言本能》在1999年被《科学美国人》杂志评选为影响20世纪的100本书之一。
核心内容
平克在书中以丰富的语言学案例和进化心理学研究为基础,证明了人类语言能力的先天基础和儿童在语言学习上的惊人天赋,也为我们揭示了思维和语言之间的关系。

一、语言能力是人类的本能
平克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类的先天本能。为了反驳“语言能力是后天产物”的主流观点,他给出了三方面的证据。

1. 语言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到目前为止所有人类都有语言,全世界的语言大概有5000到7000种,

语言的普遍性和复杂性证明了即使后天环境差异巨大,人们的语言能力也没有本质不同。
语言的普遍性是指,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所有人类族群中都有语言存在。这些族群虽然在文化、科技上差距巨大,但却都能熟练使用各自的语言交流。如果语言真的是后天文化的产物,欠发达文明与发达文明之间的语言能力应该有较大的差异,但是现实的证据并不支持这一推断。
语言的复杂性是指语言在表词达意上展现出的丰富形态,比如说英语中有十六种不同的时态。这种复杂性不仅超越了种族差异,也超越了文化差异。这充分说明了人类在语言上先天的强大能力。

2. 儿童的语言发展过程
尼加拉瓜的聋哑学校

儿童语言的获得并不是模仿的结果,人类天生就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语言学家曾经长期为语言是如何产生的这一问题而困扰,而夏威夷种植园劳工后代和尼加拉瓜聋哑学校儿童为我们展示了语言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这两个例子表明了,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儿童完全可以自发创造出复杂、规范的语言。
既然语言是天生的,那么人体有没有语言的生理基础呢?

3. 遗传或脑损伤导致的语言功能障碍
语言能力确实有其生理上的基础。目前,人们有限的研究手段还无法发现控制语言的具体基因和器官。不过,一些先天上的缺陷和后天的脑部损伤的确会导致语言功能的损坏,比如特殊性语言障碍和布洛卡氏失语症。

二、思维与语言之间的关系

平克认为,语言并不能决定思维,思维所使用的是与任何现成语言都不通的“心语”。

1. 为什么语言并不决定思想
语言学上有一个“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这一假说认为语言决定了人们的思想,脱离了语言,思维也就不复存在 。但这是对语言影响力的高估。语言只是思维的载体, 人类大脑既能以语言的形式思考问题,也能以图像等非语言形式思考。

2. 心语机制
大脑中存在一套“心语”机制,能将各种形式的思考统一起来。所谓“心语”,可以看成一套特殊的符号系统。大脑将从外界接受到的各类信息转化为心语中的符号,经计算处理后,这些符号通常会再转换成语言信息,输出给他人。为了保证这一过程的顺利,心语中的每个符号必须对应着唯一的意思,而且这些符号构成逻辑结构必须明确。这套机制又被称为“心智计算理论”,是当今认知科学的基础。

3. 现成语言为什么不适合做心语
大脑为何放着现成语言不同,而要用心语?平克的答案是,现成语言存在五大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语言中存在大量的歧义现象,同一个词语、同一个句子都可能对应着不同的含义。第二个问题是逻辑并不明确,很多结论的得出有赖于常识等外界信息。第三个问题是存在“共指”现象,两个看起来不同的词组可能都指向了同一个人。第四个问题是指示语,这些词语很多必须依靠前后语境才能理解。第五个问题,则是“同义”现象,语序不同的句子可以表达同一个意思。

三、儿童语言学习的发展过程
通过对儿童语言学习过程和后天影响因素的分析,平克认为语言关键期确实存在,并认为大脑代谢水平和神经元数量的降低,导致了成年人在外语学习上的困难。

1. 儿童语言学习的大致过程
在语言学习上,儿童是无师自通的天才。他们在不断接收语音信息的同时,也逐渐摸索着发音。从单音节到双音节,从单个词到单个句子,从简单语法到复杂语法,这些都在短短几年内自发完成。

2. 后天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第一个因素是声音环境。语言学习是不能缺少合适的声音环境的。
第二个因素是母亲式语型,指的是人们在和幼儿交流时使用的那种夸张、拖长的说话方式。这类语句中的元音发音更加夸张饱满,有利于婴儿区分出各个元音,而且语句的内容通常与当前事情有关,婴儿更容易猜到句子的意思。
第三个因素是父母的回应与自我实践。 父母一般不会纠正儿童的语法错误,那儿童是怎么领悟到正确语法的呢?作者认为儿童的大脑中天生配置了基本的语法机制。在面临几种不同的语法结构时,他们会采取最安全的策略,先选择与父母相同的那种结构,然后进行试验和修正,最后总结出相关的规则。

3. 语言学习为什么存在最佳年龄
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从幼儿到成年的成熟过程中,大脑的代谢水平是一直下降的,神经突触的数量也在逐渐减少。研究人员发现,我们出生时那种高效的语言学习能力,从六岁起就开始衰退了,所以语言学习的最佳时间是六岁之前。
金句
1. 如果语言真的是后天文化的产物,欠发达文明与发达文明之间的语言能力应该有较大的差异,但是现实中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2. 一些先天上的缺陷和后天的脑部损伤,会导致语言功能的损坏。可见,语言能力确实有其生理上的基础。
3. 人类的大脑既能以语言的形式思考问题,也能以图像等非语言形式去思考。大脑还有一套机制能够将各种形式的思考统一起来。作者将这套机制称为“心语”。 掌握一门语言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习心语与语言之间互相转化的过程。
4. 从幼儿到成年的成熟过程中,大脑的代谢水平是一直下降的,神经突触的数量也在逐渐减少。研究人员发现,我们出生时那种高效的语言学习能力,从六岁起就开始衰退了,所语言学习的最佳时间是六岁之前。

意识(泰格马克《生命3.0》)

细思恐极

  1. 人跟机器的区别:感情
  2. 感情是思维快捷方式?是对于经历的事物的主观体验
    1. 验证意识存在的方法
    2. 意识的特点:
    • 不可言传
    • 可意会
    • 是私人的
    • 是内在的

      有意识的行为很少

      人的动作大多是无意识的,小脑占大脑的2/3,但他是无意识的

      意识的存放在哪里?

      意识反应比较慢

      意识存在于大脑深处的某一个位置,而身体的各部分都有自己的智能。

      什么是一个有意识的整体

      如果你把一个系统分成几个模块,而模块之间不怎么交流,那系统就没有意识。有意识的系统必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

      现在的AI不会有意识

京ICP备180578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