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转自得到的《商业经典案例课》


以下来自我读吴晓波写的《腾讯传》的笔记

简介

马化腾(Pony),1971年出生在海南岛,父亲是广州潮汕人,服务都是港务局职员,有一个姐姐,少年时成绩便很好,酷爱天文,1989年考入深圳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在寻呼机行业做了5年的软件工程师,27岁创立腾讯,那一年是1998年。

好友

四位联合创始人

  1. 张志东:Pony高中同学,深圳大学计算机本科,华南理工大学硕士,技术大牛,精于算法,是腾讯的首席技术官。
  2. 陈一丹:Pony高中同学,深圳大学化学本科,南京大学法学硕士,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创立腾讯之前,在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作数年,腾讯首席行政官。
  3. 许晨晔:Pony高中同学,深圳大学计算机本科,南京大学计算机硕士,毕业后进入深圳电信数据分局工作,与曾李青是同事。腾讯首席信息官。
  4. 曾李青: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讯本科,善于销售和市场推广,腾讯首席运营官。

一个网友

丁磊:93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97年创立网易。两人通过惠多网认识,早期也是一名站长。

Pony站长

  • 在互联网还不发达的90年代,“惠多网”作为一种基于电话线连接的BBS网络,传入中国,Pony是深圳站的站长,也称为“马站”,认识了当时互联网最新锐的技术爱好者,其中就有丁磊。
  • Pony在大学里就是一个病毒编程高手,后来入职润迅,做寻呼机业务的技术开发,一直做到主管。

开局

  • 当时的丁磊曾经靠着出售一款邮箱软件,成为了百万富翁,这对于马化腾来说是一种显性的刺激,他开始跟几个好友商量着搞点事情。
  • 去华强北给别人装机器,发现根本竞争不过那些初中生。
  • 开发了一款图形化的股票分析软件,卖了5万块。
  • 1998年11月11日,腾讯成立。
  • 他们打算开发一种叫做“无线网络寻呼系统”的软件,可以让用户在寻呼机上看到自己在网络的订阅的信息,比如邮件等,但是这个想法是建立在寻呼机会长久存在的基础上的,98年之后手机渐渐普及,他们的创业处境也越来越艰难。
  • 来自以色列的ICQ是一款比较成功的即时通讯软件,被美国在线以4.07亿美元收购。国内众多的公司纷纷效仿,但是这些竞争者中有国企有已经成名的科技公司。ICQ的创始人因为不想离开以色列而退出,国企只是把他作为一个软件来做,没有产品化,科技公司有自己的主营业务,对即时通信的投入不够。
  • 腾讯OICQ的成功来自他们的微创新。
    • 将用户信息和好友列表放在了服务端。
    • 第一个版本的软件只有220K。体积小利于下载传播。
    • QQ上线的滴滴滴的声音是Pony自己寻呼机的声音。
    • 本土化的微创新。

生死之间

  • 98年,OICQ上线一天用户有500个,上线两个多月,用户每90天增长4倍,服务器压力加重,即使软件性能再怎么做优化,都无法承受,增加服务器意味着需要大量的资金,腾讯处在生死一线之间。
  • 救命稻草是IDG和盈科。两家共投资220万美元,分别占股20%。
  • 2000年,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

轶事

  • 为什么去了深圳大学?

    Pony高考成绩很好,可以进清华,但是1989年6月4日,天安门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并与政府发生冲突,大多数政治敏感的父母都希望孩子留在身边,于是进入了离家比较近的深圳大学。

  • 为什么叫腾讯?

    当时取了四个名字:网讯,捷讯,飞讯,腾讯,由于工商登记是父亲去的,前三个都登记不下来,于是选了腾讯。Tencent的名字来源于lucent(朗讯),很对称,意为Ten Cent 十分钱。